回到目錄請按我 從打俄羅斯方塊看大腦運作的奧秘(下) /信仁君

在後腦有一塊稱作「辨識臉孔的梭形臉部區」,用來專門處理接收上千萬人不同的臉孔,然後和已經儲存在大腦內建立的舊臉孔資訊,進行比對,大腦處理的速度大約是一百毫秒。讓你立刻能夠分辨出熟人和生人,在車站、百貨公司,人潮穿流當中,你只需要用眼睛不斷的掃描過路的人,盯著這些人的臉孔,就能輕鬆的找出你所認識的人。

可是在這世界上有2%的人,無法做到這一點,他們所看到人的面孔,就像我們看到獅子、老虎、貓熊一樣,每個都長得很像,在遠處活動奔跑,你無法分辨出來,只有刻意的去觀察研究,並且近距離的目視,然後抓住臉孔的幾個特徵,例如這隻眼睛下方有橢圓的斑點,那隻眼睛下方則沒有,耳朵則有一撮白毛。如此,一個一個的加以記下,才能完成辨識動作,而且速度極慢。

這2%的人「辨識臉孔的梭形臉部區」受到損害,或天生發育不全,以致於他們要靠上面的方法來勉強認出周遭的同事,卻無法在穿流的人群當中,很快的認出其中一個他所認識的人,除非這個人走到他面前來,讓他近距離的觀看,然後他要記住腦子裡儲存的資料,張三的頭是禿的,李四的右耳有掛耳飾。如果他忘記張三的頭是禿的,那麼張三在他面前出現,他會完全認不出來。或者當張三故意帶上一頂帽子去見他,他能夠辨識的特徵不見了,也同樣認不出這個人來。

我們一般常人,能在幾秒鐘之內去熟悉這個人的臉孔,並不是用這樣的方式來記憶,你不會從眉毛、鼻子、嘴巴、耳朵、頭髮,一個一個的仔細觀察,就像廟口前看面相的算命師一樣,花了很長的時間去觀看,才記住這張臉孔,等到下次這個人再出現時,你要把這些辛苦記住的特徵,再一個一個的搬出來,逐一的比對,這種方法無法應付大量臉孔同時出現時,讓你搜尋出你所認識的臉孔。

大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專門演化出一個專區處理器,完全不需要計算,就能完成模式辨認。這種能力稱之為「直覺的心智能力」,仰賴直覺而非計算,你完全不用想該怎麼做,本能的反應就是最好的棋步。

模式辨認越發達的人,通常是在從小就開始培養,將「辨識臉孔的梭形臉部區」用來做其他的事情,例如西洋棋快棋高手蘇珊普爾,從小就開始背西洋棋譜,將這些錯綜複雜的各種棋盤,當作是一張人的臉孔,記憶的方式是放在大腦後面的「辨識臉孔的梭形臉部區」內,如此一來,當她看完幾百本的西洋棋書之後,腦子裡已經儲存了一千萬個西洋棋的棋盤圖。於是在下西洋快棋時,規定每步棋思考的時間不能超過兩秒鐘,整盤棋局要在一分鐘之內結束扳倒對方。於是兩個人對弈時,每走一步棋,就按一下旁邊的計時錶,而蘇珊普爾完全不用思考,對方一出手完畢,她立刻就走下一步,對方表示她似乎看穿自己每一步要走的棋路,在自己剛移動完棋子後,她立刻迫不及待的出手。

她的出現,打破了女人智力不足以在西洋棋上對抗男人的鬼話,成為世界上最強的西洋棋高手。於是到記憶力研究機構,做了MRI核磁共振攝影,給她看西洋棋譜,發現在她的腦子裡,辨識臉孔的梭形臉部區在此時相當的活躍,原來她把棋盤當作人的臉孔,進行快速的比對,馬上看出這張盤的局勢,應該要用什麼棋盤也就是臉孔來對應,因此完全不需要思考,就走下一步棋。

這就像我們在看完煙火秀之後,十幾萬的人潮開始移動,我們約好在出口的地方見面,然後不斷的看出來的人,有沒有我們認識的朋友,一張張的臉映入眼中,開始做比對,這個是陌生人,下一個也是,走出來的第一百三十五位,立刻喊出老李我們在這裡呀!走出第五百一十位,又立刻喊出小王快過來集合啊!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神?用0.1秒的速度,辨識出不同人的面孔?你以為自己是用左腦的語言區,還是右腦的空間思考嗎?如果你用的是這些地方,你辨識的速度就會非常緩慢,而且無法認出任何一個人出來,每個人出來就像養雞場,一群孵出來的小雞,每隻小雞到處跑來跑去,看了老半天,你認不出這隻和那隻有什麼不同,長得都一樣,毛茸茸的黃毛,眼睛和嘴巴都一個樣。

你將會像美國這位身為泰晤士報助理編輯員瑪麗安席格一樣,她有臉孔辨認喪失症,即俗稱的臉盲症。她連親近同事的臉都不認得,瑪麗表示她只能偷偷的走過去,注意每個人的電腦螢幕,用電腦周遭放的不同飾物來辨認人,如果這位同事叫做小美,今天用布把電腦蓋起來,她就找不到小美究竟是躲在辦公室的哪一個地方。

「我真想知道別人是怎麼認人的,能學會我就輕鬆多啦!但我實在搞不懂,就跟色盲一樣,色盲的人就是分不出紅跟綠的差別,紅綠對他們來說都一樣。」瑪麗安席格接受採訪時這樣說,這部有關大腦「辨識臉孔的梭形臉部區」的奧秘,播放在國家地理頻道節目中。

節目中用蘇珊普爾一位西洋棋快棋頂尖高手,和泰晤士報助理編輯員瑪麗安席格,做一個強烈的對比。一個是擅用「辨識臉孔的梭形臉部區」做高速記憶比對,另一個是喪失這個部份專區處理器之後,瑪麗安席格用她自己的方式來辨識人,所產生的結果。

我們人的大腦在前面幾個月時,不但能夠分辨不同的猩猩長的樣子,還能對不同的數量,如九十九個點,和九十八個點,一眼就能看出它們的不同,而不需要透過計算。一歲之後這些能力就喪失了,因為腦神經細胞會不斷的萎縮,如果你那個區域不使用的話,就會進行永久破壞性的斷鏈效應。

假如,剛出生的嬰兒,被猩猩帶走撫養,他到了成年仍然能夠辨認出不同猩猩長的樣子,但是他無法辨認出不同人類的每個長相。我看陌生人,是用大格局大輪廓的方式來看,將整張臉看做一個圖片,攝入我的大腦內,放入專門處理的「辨識臉孔的梭形臉部區」內。下次再見到這個人時,我馬上說:「我見過你,在上個月的時候!」,即使那個人臉上塗滿七彩顏色,戴著帽子,穿上大衣,而上回是穿著短袖,我還是認得出來那張臉。因為臉上有各種特徵可以辨認,這些資訊是在0.1秒的瞬間時間,全部放在腦子裡快速記下,這是生物演化上為了生存,所發展的專門高速處理器。如果你喪失了這一塊,你會非常辛苦的將每個人的臉孔,做二十等份的分割,然後從眉毛到嘴巴,一塊一塊的區域記下不同的特徵,腦子裡想著張三的眉毛什麼形狀?李四是什麼形狀,下次在他們出現時,你要拿出來比對。

正常的人,你認識五十個朋友,你不會刻意的去記住小李,小陳,他們的嘴巴旁邊有什麼特徵,你是用直覺來辨認,這些細部的觀察,你的大腦已經幫你做了處理,因此完全不用你特別的費心,特意的用腦子去想去傷腦筋。

「辨識臉孔的梭形臉部區」只對人類的面孔產生敏感度,而且即使是人類,不同膚色的人,如果你從來沒見過,剛開始白種人看到亞洲人,根本分不出這是日本人、中國人、韓國人,甚至連印尼人、菲律賓人和台灣人,五官差異極大,都無法分辨。一名老外,走在台灣某個街道,被人搶手皮包,他看到的每個人,長得都一樣,無法指認。就像東方人到歐洲旅遊,到德國、匈牙利、義大利,每個人都是高挺的鼻子,棕髮,白皮膚,都是類似長相,分不出來誰是誰?只有看久了,長期生活在那邊,才能慢慢分辨出細部出來。就像我們看到印度人,因為很少接觸,怎麼看都覺得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面孔。

觀察非洲野生動物的生物觀察家,一開始面對動物時,同樣也有這種困擾,首先用笨的方法來學習,例如當貓熊來台灣時,告訴民眾如何區別圓圓和團團?從眼睛周圍來辨識,如果把這兩隻熊貓戴上墨鏡呢?你就分不出來了,為什麼不再從其他臉孔部位來多一些特徵做為辨識呢?因為你看到的都是一樣,你的大腦那個「辨識臉孔的梭形臉部區」還無法對熊貓臉孔具備這樣的辨識準備能力。

這需要後天的再刺激,稱之為大腦潛能開發,因為人在出生時,本來就有這樣的能力,只是消失了,有些可以再生,但是有些則是永久不能復元。於是做了二十年的非洲動物研究獅子的生物學家,他們能夠一眼就認出那隻獅子叫做珊珊,那隻獅子叫做傑森,剛出生的小獅子,也能馬上命名,幾隻跑來跑去的幼獅也不會搞混,那是因為在他的大腦那個「辨識臉孔的梭形臉部區」已經發生了變化,多出了能夠辨認獅子面孔的能力,所以不用像一般人看獅子那樣吃力,特別去觀察那頭獅子的頭上的毛髮怎麼長?那頭獅子右前腳掌有一個橢圓形的肉瘤,所以牠叫珊珊,如果每隻獅子都躲在草叢裡,只露出頭出來,你就分不出哪隻獅子是珊珊了。

所以辨認面孔不是這樣認的,否則你對這個世界,所看到的人,就像從電玩機器裡跑出來的一百顆彈珠一樣,每個都是圓的,都是銀色的。你能不能分辨這顆彈珠,在上次的時間你在哪裡見過?能夠輕鬆的對每顆彈珠,做命名辨識,給它一個身份?然後混合在一起,一個一個點名出來,而不會出錯?

瞬間微部的辨識能力,是所有動物都具備的能力。於是靠著熟能生巧,摸清其中一個廠牌的俄羅斯方塊機台,最快半年慢則一年的時間裡,就能將俄羅斯方塊遊戲打爆破關到底,操作搖桿神乎其技,幾乎不需要看螢幕上掉下來的方塊是什麼形狀?該怎麼擺如何移動它,因為腦中已經建了一份圖像資料庫,就像你每天固定聽十首音樂,按照順序輪流播放,聽久了自然就會知道這首播放完畢之後,下一首是什麼?

然而熟能生巧的動作只發生在熟悉的事物上,當更換一台俄羅斯方塊遊戲機台,卻不是原來的廠牌,則靠熟能生巧練出來的俄羅斯方塊高手,就會在第一次試玩時全部GAME OVER,除非再讓他多一點練習的時間,去熟悉新的廠牌出品的俄羅斯方塊遊戲軟體的模式,再建立另外一套新的圖像資料在大腦裡,才能再度順利破關。

在上集的文章裡筆者談到:如果你遇到終極真正的打俄羅斯方塊高手,他能夠應付不同廠牌的電玩機台,舉凡手機、PDA內建的俄羅斯方塊遊戲,甚至是剛出廠的電玩機器,第一次試玩也一樣能輕鬆破關到底,完全不靠死記,見招立即拆招。腦神經細胞的數量及突觸單位密度遠高於一般常人,因此思路變得很敏捷,就像一部超級高速電腦一樣,這樣的人存在嗎?如果有這種人,大腦的運作機制又是如何呢?

打俄羅斯方塊,手腳動作像閃電一樣的快,如果不經過思考計算,直覺的心智能力,靠的不是熟能生巧。若能從五歲甚至更早十個月大,就開始玩俄羅斯方塊,大腦為了應付並解決螢幕中從上方越掉越快的方塊,以便能夠快速的處理、辨識和記憶,將大量的方塊資訊放在大腦的特定區域內做高速計算。那麼「辨識臉孔的梭形臉部區」便是大腦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所特化出來的處理器。

這就像我們快速認人一樣,只花了0.1秒就完成比對動作,只是你沒有把俄羅斯方塊的操作,用在你辨識人的那塊大腦處理區域上而已。

也許有人會說現在就可以學啊!如果你已經成年了,就很難辦到,因為那跟你的腦細胞神經元和突觸的數量密度有關,在幼小年紀的時候,數量很多,並接受刺激,大腦細胞便會不斷的成長、開發而且持續的活化,讓腦部這方面的結構變得很密實,導致腦神經的電子訊號非常的敏銳。

隨著年紀的增長,這些腦神經線路就會一條一條的萎縮,因此年紀越小所做的各種有關大腦的刺激記憶將會影響到終身,腦細胞就像人的骨質會不斷的流失,只是腦細胞不是以流失的方式表現,而是以萎縮自我切腹式的自殺行為方式,切斷腦神經細胞和神經元之間的物理及化學性連繫,最後產生了反應遲頓,對新的知識吸收緩慢,不容易記得起來,然後是舊的記憶也開始流失,持續的惡化到老人癡呆。

自幼開始便不斷大量的學習新的事物,就好比在三歲以前讓他認識三千個中國字,和等到你上了國中一年級能夠認識的中國字也差不多是這麼多,一樣是達到終點,但是意義卻大不同。

若將這兩個同樣年紀的人,一起做核磁共振和電腦斷層掃描,明顯的發現到三歲就認得三千個中國字的這個人,腦質密度遠遠超過按部就班念到國中甚至高中以後才終於認得三千個中國字的這名成年人。結果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就好比兩部電腦,一台是速度非常緩慢16位元的286,另一台則是64位元擁有雙CPU的高速電腦。

在整個學生時代學習的過程中,同樣是成績甲等,一個是每天晚上十點上床就寢,而且在學校還參加許多社團活動的學生,另一個則是每天念到三更半夜,什麼活動都不敢參加,在同學眼中是異常用功,書本經常不離手。念得很辛苦才能得到好成績,另外一個則是看書時間很短,學習成績卻很優異。

而且這兩個人的差距會越來越大,當課業越來越重時,異常用功的學生已經沒辦法負荷,除非整夜都不睡覺,而另外一個則開始稍稍晚一點念到晚上十二點,足足應付每天龐大的課業。

再把時間往後推,這兩個人到了三十歲,有一天去學楊氏速讀,都非常用功,用了同樣的訓練方法,結果結業時,一個已經能夠做到一目十行,另一個成年人還是不行,只能和自己做比較,閱讀的速度確實比以前快。但是一個班級裡面,能夠把一本厚達三百頁的書,在短短十分鐘之內看完,不會超過五位。而且非常奇怪的是這五位當中有四位都是小孩子,是他們比大人聰明嗎?智商比較高嗎?還是比較用功?答案都不是!因為他們大腦的神經細胞夠多夠密。可是你也會發現極少數一兩位成年人,學習的成效也不會輸給這些年輕的孩子。縱使一本厚達三百頁的書,不能夠在短短十分鐘之內看完,也能夠在二十分鐘內讀完,經過測驗理解力達到七成以上,非常了不起。你也是成年人,怎麼卻辦不到。而且有一位還是快八十歲的老先生也練成了一目十行,這是怎麼一回事?

你去注意學習成效很高的成年人,追蹤結果自幼就比一般人提前接受各種大腦的刺激學習,平常也喜歡不斷的吸收新知識充實自己,腦質密度一直保持著像年輕孩童時代那麼高的素質,自然在同樣的努力用功下,能夠達到驚人的成就。我們那麼用功再怎麼練就是無法做到一目十行,只能歸結一句就是腦筋笨已經不靈光了。再注意那位快八十歲的老先生,本身絕對不是從事勞力而不勞心的工作者,過去的職業是報社的主編,公司負責決策的董事長,某大學的數學系教授,退休後來學點東西練練速讀看看,因為腦質密度比一般成年人高,因此學起來就特別的快,結業成績當然比你好。

最後筆者引用專家的一段話:

「在不斷的重複下,資訊由工作記憶變成長期記憶,工作記憶只持續幾秒,神經元間的電子連結沒多久就會消失,反觀長期記憶,這類電流重複刺激神經元,形成嶄新永久的連結,記下來的資訊如今根深蒂固,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如此看來,大腦不斷的刺激學習,特別是自幼年起就去做,將會影響到一輩子。以上內容部份見解和大腦運作相關知識來自國家地理頻道「神奇大腦:造就天才」筆者收看影片後所作的心得筆記。

如有任何意見和想法歡迎寫信給我不吝指正是幸,或到奇幻思考左腦右腦俱樂部社團,與我在上面一起發言討論。

回到目錄請按我

讀者留言  您的支持與鼓勵才會有更好的作品出來,提供創作者無窮的動力和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