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情懷總是詩 /信仁君

    自高二開始便嘗試練習寫詩,在漫長孤獨的自我摸索當中,我的感觸特別的
深刻,曾經為了它,在高中時代遭到父親的批評而感到難過。很多時我把自己的
作品拿給別人欣賞,獲得讚美流露的喜悅自是難免,便堅持開發這樣的創作路線
,但是第一次受到唯一的同學給我的負面批評,這時的感覺就像當頭棒喝般的震
憾自己的心扉,雖然痛苦但是卻讓我徹頭徹尾的去反省自己,因為我要求自己的
詩能像散文一樣,具有穩定的韌性和考驗。我放下個人過去的寫詩風格,走向現
代新詩的道路,不斷的習作,為了抓住新詩的精神表現,自己必須到中文系所向
老師請益,才是突破並超越自己的最好方法。

    記得是在那年的深秋裡,走在校園林蔭大道的當中,心扉如楓葉紅透般的,
隨著我輕踱的步履律動著,一顆詩心漸漸冉升到心田裡去,自己鼓起了勇氣寫一
封信給中文系所長,也是負責新詩課程的黃敬欽教授,也許我天真的只問詩事,
因此做完這件事之後,我又感到極度懊惱,覺得自己太過冒失唐突,想不到過了
一些時日,黃老師竟然送我一本「中國新詩論史」,和另一本黃老師自己寫的「
元劇評論」,讓我非常得感動。某一天的下午,我特地到中文系辦請教黃老師,
所長足足花了一整個寶貴的下午時間,指導並糾正我寫詩的一些重要關鍵,從中
讓我獲益匪淺,對黃老師的教導,就如自己在信上所說的:「心中的愉快就像農
夫期盼甘霖降臨的心情,見到了雨水而手足舞蹈。在我內心渴盼灌溉文學田地的
世界裡,雖是仍舊一點貧脊荒蕪,卻非常珍惜我所擁有的,一點一滴的經營更需
要老師的栽培,教我如何耕犛,如何灌溉,蓄水,施肥與除草,讓我今後不再像
往日一樣過著,原始燒山易地再種的遊耕生活,找到自己的定位。」

    一首新詩不是在表現辭澡的如何華麗,而是給讀者很多的想像空間,新詩的
特色便是善用比喻的手法,可以用有限的形式對無限內容的直觀顯示,具有半透
明度的朦朧。其次,新詩不是散文的斷句排列,在技巧上,除了比喻之外,借代
或反稱,以及象徵的事物傳達,使詩的本身表現得深邃有力,富有充份的彈性,
建立出廣大的想像空間。另外,新詩除了要用文字表達內心的感受之外,還要透
過它去構築詩中的景象,將詩的意境躍然紙上,穿入讀者的腦海之中,也就是用
無形的意識去創造內心假想的有形環境,以達到能感動讀者,牽動心靈,產生共
鳴與振動的效果,使人有一種肺腑澎湃的震撼力量。

    讓我啟蒙對新詩的興趣與愛好,便是黃老師首堂課在黑板寫下詩人鄭愁予的
「錯誤」,從此我學會如何去欣賞新詩,享受那種精神昇華所帶來的快樂,進而
嘗試去創作它,寫了幾首新詩如「凝望」、「驚甫」等等,投到學校校刊去。後
來在校園舉辦文藝季的期間,我又去傾聽唐文德老師的演講,以「唐詩的寫情與
寫景」介紹唐代幾位有名的詩人,賞析詩所蘊含內容,透過這些文人的筆觸,運
用豐富的情感和文字處理,所展現時空包含了情與景的技巧,聽畢覺得有一種飄
飄然的感覺,心靈似乎超脫了原本有限空間觀念的界定,讓我對唐詩有了更深刻
的印象。

    從唐朝再回到現代新詩的創作,我總希望自己的詩著重在心靈感觸的詮釋,
雖然這條創作道路上顯得格外冷清孤伶,從前讀了余光中詩選、楊喚及徐志摩的
詩,來到大學再細讀覃子豪及周夢蝶等詩人的作品後,心境彷彿在這些作品當中
迅速得到昇華。尤其覃子豪的詩表現出冷靜與抽象之美,周夢蝶則又多了一種閃
爍的禪理和哲思,這使我非常喜歡與愛好,後來我也讀了幾首鄭愁予的新詩,表
現浪子漂泊的味道,現在對管管的新詩特別有興趣,這位詩人的幻想力極為豐富
,他的新詩烘托出超現實的韻味,一般的讀者並不容易瞭解,如果沒有一點幻想
的思維細胞是不容易體會這位詩人的意境。

    另一方面,我的詩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日記的表達方式。沒有心情的撼動,便
寫不出任何一首詩出來,什麼是撼動?一份悸動或感動?還是疼痛與傷痛的種種
心情牽動?使我不得不發洩出來。用唱歌來表達我的思緒,更用寫詩透釋蟄藏於
內心的情懷,因此我所寫的每一首詩都代表我的心境、時代背景、身處的環境、
心扉思想、對生命的憧憬與渴望,個人縈懷的夢想,殷盼與失望的交織,潑灑在
我的詩句當中表露無遺。